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數據顯示,2025年今年一季度,全國社會物流總額,即物流運行中的實物價值量總和為91萬億元,同比增長5.7%,比1-2月份加快0.4個百分點。從結構看,隨著新發展理念扎實推進、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,物流需求結構整體改善,新引擎拉動作用逐步顯現。一季度工業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5.9%,占社會物流總額的比重超過八成,仍是物流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。
政策效應持續顯現,大規模設備更新、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推動相關物流需求持續向好。一季度,工業品物流領域的通用設備、專用設備制造相關物流需求,同比分別增長9.4%、4.1%;民生消費領域的通信器材類、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、家具類商品零售相關物流需求同比分別增長26.9%、19.3%和18.1%。另外,即時零售、直播帶貨等新興電商模式發展勢頭不減。一季度,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.7%,比1-2月份提升0.7個百分點。
從社會物流運行效率來看,在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下,單位物流成本穩中有降,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效果繼續顯現。一季度,物流業總收入為3.3萬億元,同比增長5.0%,比1-2月提高0.2個百分點。物流規模增長與質量優化在多領域、多維度協同推進,支撐社會物流運行效率穩步提升。一季度,社會物流總費用4.5萬億元,與GDP的比率為14.1%,比上年同期下降0.3個百分點,即每萬元GDP所消耗的社會物流總費用為1410元,比上年同期減少30元。當前經濟發展方式升級加速、物流基礎設施不斷完善、宏觀政策加力實施等因素綜合推動了我國物流成本水平持續回落。
今年以來,隨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存貨、產成品存貨增速回升,多數領域進入補庫存階段。在此背景下,相關的供應鏈服務需求呈現較快增長。一季度,重點物流企業供應鏈服務合同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20%。一季度,重點調查數據顯示物流企業一體化物流業務收入增速達25%,通過整合倉儲、運輸、配送、信息管理等環節的服務一體化組織服務模式增勢明顯。一季度,鐵水聯運集裝箱發送量同比增長19.4%。一季度,重點物流領域基礎設施投資持續加碼,水上運輸業投資增長25.9%,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.2%。鐵路與港口協同效能凸顯。64個“公轉鐵”項目全面落地,助力運輸結構調整持續深化。
在相關政策帶動下,今年一季度,我國物流業業務收入增勢較為穩定,同時盈利能力有所改善。一季度,重點調查物流企業物流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.0%,比1-2月份提高0.4個百分點。在業務推進的同時,多數領域企業通過智能化手段、管理升級等措施持續推動降本增效,降低企業自身管理成本。一季度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比1-2月份下降0.5元,收入利潤率水平仍保持在3%左右,基本穩定。同時也要看到,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,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快速升溫,疊加國內結構轉型迫切,均對物流發展提出挑戰。物流微觀主體恢復基礎尚不牢固,數量龐大的中小物流企業經營比較困難,資金周轉壓力依然較大。下階段要加力落實好各項物流相關政策,優化物流企業營商環境,扎實推動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。
|